“实践与推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3-05-04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348日,“实践与推理”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联合主办,由山东大学概念与推理研究所、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本次会议围绕逻辑多元主义、想象与条件句推理、语境与语用推理、汉语中的推理与评价、数学中的推理与评价、实践推理与规范性、元哲学与元逻辑问题等七大议题展开。来自山东大学、西南大学和泰山学院的8位学者受邀分别做了四十分钟的学术汇报,充分展示了逻辑学在实践与推理领域的丰硕成果。

山东大学王文方教授的报告题目是“Further thoughts on Indicative Conditionals as Filtering Conditionals”。报告首先介绍了什么是“ok pair”及其造成的悖论。Ok pair即由指示条件句与反事实条件句形成的对子。两者似乎都有相同的前因和后果,但它们在直观的真值或可断言性方面有所不同。随后,深入探讨了如何用因果模型的语言描述这两者的不同。

山东大学荣立武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限定摹状词与数量词短语的规约意义——从语义/语用划界的视角看”。格莱斯利用会话蕴含理论对限定摹状词及其所带的预设作出了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在句法和语义层面上都暗含着深刻的哲学动机。研究者把这种分析模式推广到数量词短语的语义/语用分析中,从而为厘清数量词短语的规约意义提供了思路,最终为语义/语用划界问题增加了新的理论资源。

西南大学李章吕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普特南语义学走向多元主义的必然性”。报告首先提出三个问题:1.语义不全是内在的,但哪些语义是外在的,哪些语义是内在的?2.语义学否定了“语义=心理状态”,但语义和心理状态是否还有关系?3.新语义学认为语义由交互产生,但交互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得出了“要圆满回答这三个新问题,普特南的新语义学就必然会走向多元主义”的结论。

山东大学张仑博士的报告题目是“数学真的多元主义是可能的吗?”历史上长期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数学命题拥有确定且不变的真值。然而,随着集合论的发展,我们能够发现满足同样集合论公理系统的不同模型扩张使得特定数学命题可以具有不同的真值。报告首先说明了多元主义如何根据集合论多宇宙观解释数学真理,并指出采取多元主义真理观的理由。随后,表明多元主义无法在支持数学实在论的前提下保持其多元真理观,最终多元主义者要么放弃数学实在论,要么放弃其多元观。最后,说明了为什么关于数学真理的传统观点依然可以适合于现在的集合论数学实践。

山东大学梁飞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对多结论逻辑后承关系的一个新的解读”。“逻辑后承” (logical consequence)是逻辑学研究中的核心,它表达了从“什么”逻辑地推出“什么”的关系,不同的逻辑承诺了不同的逻辑后承。一般认为,逻辑后承关系是关于前提集和单个结论(single conclusion)之间的关系, 而多前提与多结论的逻辑后承往往被认为是不符合直觉的。Restall(2005)在逻辑推理主义的背景下,从“断定”(assertion)和“否认”(denial)两种言语行为(speech act)双边主义(Bilateralism)的角度重新对多结论逻辑后承关系进行解读。这一解读受到了Steinberg(2011)的批评。研究者在Restall(2005)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多结论逻辑后承关系的新解读,并论证这种解读将免于Steinberg(2011)的批评,它更符合日常推理的直观。

泰山学院赵之光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模态计数逻辑”(Modal Logic with Counting)。报告介绍了由van Benthem和Icard给出的模态计数逻辑,并给出了一些模型论的结果。在给出框架层面的可定义自然数集的判定条件基础上,给出了模态计数逻辑的框架对应理论,以及模态计数语言的动态版本和归约公理,并证明了特定的更新不可归约为基本的模态计数语言。最后,报告还给出了在不同框架类下模态计数语言的可满足性的判定算法。

西南大学蒋军利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信任与值得信任——面向数据驱动的信念逻辑”。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越来越多地存储在远端数据库和服务器或在自动机器设备之间直接交换,人类和智能机器的知识和信念越来越依赖对这类数据的读取以及是否信任它们。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报告给出了一个多主体的逻辑公理系统,正式定义和研究这类知识和信念的性质。

山东大学孙志强博士的报告题目是“侔式推理与自然逻辑——以量词为线索”。“侔式推理”是墨家逻辑中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其特征是:第一,呈现为同一句法结构语句的排比,并且语句中仅有名词与动词两类词项被替换。第二,语句中位于动宾短语之内的宾项量词,在《小取》中受到高度关注。这两个特征与自然逻辑中的单调推理极为相似,单调推理同样关注量词与谓词代换,以及探究自然语言表层结构上的有效推理形式。报告的结论是:基于上述的相似性,自然逻辑可作为合适的逻辑工具来研究侔式推理,特别是其中两种推理类型“是而然”与“是而不然”,它们的推理规则与谬误原因均可用单调推理来解释。

 

 

(供稿:郑怡 李章吕;审核:郭美云;发布:黄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