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 | 逻辑、认知与人工智能研讨会暨2023年归纳逻辑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3-11-21 0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逻辑学会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逻辑学会、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联合主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的“逻辑、认知与人工智能研讨会暨2023年归纳逻辑学术年会”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报告由主旨报告与大会报告两部分组成。四川大学哲学系文科讲席教授任晓明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熊卫分别就“人工智能范式变革视域下的逻辑科学”与“理性选择模型”做了主旨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专家学者围绕概率与置信度、归纳接受原则、证据与确证、因果演绎等归纳逻辑基本议题,计算主义、依赖类型论、人工智能中的归纳逻辑与方法、逻辑教育与应用研究等综合议题在大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一 主旨报告

任晓明教授以《人工智能范式变革视域下的逻辑科学》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回顾了人工智能学界关于智能本质的认识与对智能的定义问题,并明确指出“智能的核心概念是预测”,因此,真正具有智能的逻辑系统需要实现“深度理解”。任晓明教授强调,这种真正智能的逻辑视角将催生一系列逻辑系统的诞生,引发逻辑与认知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

熊卫教授则以《理性选择模型》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回顾了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背景并指出理性选择理论具有学科交叉性这一特点。他以“如何表征个体理性”为核心话题展开报告,将理性选择的类型区分为确定情形、风险情形与不确定情形三种,给出偏好和选择规则的定义,并介绍冯诺依曼-摩根斯坦表征定理与拉姆齐测度主观概率的方法。最后,熊卫教授探讨了多主体间的理性互动问题。

二 大会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吴小安的报告的题目为《几率与置信度》,报告旨在澄清大卫·刘易斯的概率框架,继而探讨了客观几率性与主观置信度的关系问题,吴小安在报告中指出,尽管几率作为休谟式随附框架的一环,但刘易斯对几率的假定是不随附的。

西南大学李章吕的报告题目为《归纳接受与抽彩悖论》,报告介绍了三条归纳接受规则,并基于贝叶斯主义更新信念度的方法,指出抽彩悖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悖论,但抽彩悖论提示我们需要明确三条归纳接受规则在知识集扩充中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邓美林的报告题目为《三门问题中的知识对概率的影响》,他从概率认知逻辑的角度阐释三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概率认知与逻辑解释,从概率更新和认知更新的角度揭示三门问题的复杂性与误导性。

西南政法大学程和祥的报告题目为《论真实概率游戏中的效果随机性》,他在区分真随机数与效果随机数的基础上,指出号码摇球机开出的中奖号码仅为效果随机数,并结合已有的开奖数据探讨了概率逻辑的应用。

中山大学袁永峰的报告题目是《基于主体标准的贝叶斯信念修正》(Bayesian Belief Revision Based on Agent’s Criteria),报告围绕旧证据问题直观和贝叶斯确证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贝叶斯公式和分析具体案例,阐述了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用特殊概率代入了原本表示一般概率的参数。

安徽大学徐娟娟的报告题目是《确实性认知与旧证据问题》。报告认为确实性认知在贝叶斯框架中具有绝对不可错性,但经验知识具有可错性。使可错性知识不可错就是旧证据确实性的问题所在。拒斥确实性不能消解对贝叶斯确证标准的疑难,因为这些方案都在技术方向努力而未涉及确证本质的知识论讨论。

南京大学段天龙的报告题目是《何为真实确证?——从合取缝合问题说起》。合取缝合问题是指: 对任意H’,如果 E 确证 H,那么 E 也确证 H∧H’,真实确证要求数据E确证H∧H’中比H更多的部分内容。报告认为舒尔茨方案对部分内容概念的形式说明不优越,并且对真式确证概念的哲学说明也十分贫乏。因而对舒尔茨方案进行了替换补充扬弃。

四川师范大学王刚的报告题目是《贝叶斯确证理论视域下的非经验确证问题》。报告主要围绕达维德理论进行讨论,指出达维德的无替代选项论证不能解决非经验问题。报告者辩证地看待达维德理论的贡献,在批判之余高度肯定了达维德利用贝叶斯确证理论为无替代论证提供严谨形式化分析深刻展示了贝叶斯确证理论的广阔应用前景。

西南财经大学王艺伟的报告题目是《确证链、相干直觉与确证悖论》。报告认为确证悖论的根源在于尼科德标准对相干性做了过于独断的规定,并反对通过为尼科德标准所刻画的直觉做合理性辩护的解悖方案。报告介绍了确证链概念,并从确证悖论的结构入手,呈现了证据e和假说h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南大学刘淘宁的报告题目是《因果具有演绎封闭性吗?》。因果的封闭性分为结果上的封闭性和原因上的封闭性。报告指出,尽管结果在合取引入 (因果可加性)、消去运算 (因果分配性) 下的封闭性尚存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结果在析取引入运算下不封闭。再通过呈现整体原因观和部分原因观都不具备封闭性,得出了因果不具有演绎封闭性的结论。

重庆工商大学张丽的报告题目是《证据的证据是证据吗?》。报告围绕费尔德曼提出的EEE 原则展开讨论,梳理了对 EEE 原则解读和对 EEE 原则的反驳以及对这些反驳的批评。传递性解读和分歧解读是对EEE 原则的主流解读。报告者认为,无论是费特森提出的EEE原则存在反例还是塔尔指责EEE是不足道的,都不关心EEE原则在回应分歧时发挥的作用。这些批评并不构成对分歧解读的指控。

中山大学唐丽萍的报告题目是《社会网络下礼貌用语的交流博弈》。礼貌和间接表达有关联,越是间接越礼貌。报告梳理了礼貌问题的历史沿革,最终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对礼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用社会网络模拟社会地位从而确定礼貌层级以及通过社会距离确 定礼貌层级的综合博弈模型。

南京大学黄梦瑶的报告题目是《人工智能中计算主义的当前难题与转进策略》。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计算主义当前的难题和未来策略。报告分析了塞尔中文屋理论、德雷福斯具身性 (embodied) 理论以及对GOFAL的批评,指出这些批判本身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并给出计算主义的新方向:加强和认知科学的联系,关注智能的本质问题等。

皖西学院石运宝的报告题目为《依赖类型论中的归纳和递归原理》。在依赖类型论中可以通过引入类型来刻画自然数理论等基本理论,其消去规则可以描述归纳及递归原理。这种描述机制与计算机理论关系密切,其规则一方面描述了该理论的对象,而另一方面则刻画了如何对这些对象进行推理并定义相关的函数。报告人以自然数理论为例对此做了说明。

西南财经大学谷飙的报告题目为《走向归纳和演绎结合的计算学习——兼论‘推类’的逻辑特征》。报告人介绍了计算学习的基本问题,然后从计算学习的两种类型——演绎学习和归纳学习出发讨论这两种类型的结合。最后,就推类的文化实践对计算学习理论建构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讨论。

武汉轻工大学潘沁的报告题目为《卡尔纳普归纳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报告人先介绍了卡尔纳普概率归纳逻辑的方法论,认为卡尔纳普的这一理论为归纳逻辑的形式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科学的合理性做出了辩护,并沿概率的方向发展了现代归纳逻辑。

四川师范大学唐盈的报告题目为《论人工智能视野下的归纳逻辑研究》。报告人先梳理了归纳逻辑研究的历史脉络,介绍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唐盈提出归纳逻辑与人工智能这两个研究领域可以互相为对方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向,并就其相互的启示做出了深入地分析。

四川大学陈钰的报告题目为《弱亚直觉主义逻辑的证明论》(Proof Theory for Some Weak Subintuitionistic Logic)。报告人先介绍了经典的亚直觉主义逻辑,经典亚直觉主义逻辑一般是建立在克里普克语义学上的。陈钰博士从邻域语义学的角度,给出了另一套刻画亚直觉主义逻辑的矢列演算系统,并证明这个矢列演算系统的可靠性与完全性。

西南大学潘易欣的报告题目为《概率命题逻辑及其动态化与条件化》。报告人在概率命题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化和条件化的扩充,并证明这些扩充后的逻辑都可以归约到原逻辑上。最后,在一个带有公开宣告算子的条件概率命题逻辑中,讨论公开宣告算子与条件概率算子之间的关系。

四川师范大学严玉榕的报告题目为《论归纳逻辑在基础教学中的现状及改善方法》。报告人先介绍了当下基础教学工作中对归纳逻辑学习的现状,然后就现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善归纳逻辑在基础教学中失范的三种方法。

中国社科院大学王爽的报告题目为《我国小学生逻辑思维与学习力相关性研究》。报告人通过使用自研测验,对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测试,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力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力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一研究为我国小学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李斌、张东、潘易欣/文,熊作军/组图、校正,郭美云/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