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至23日,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Emiliano Lorini教授受郭美云教授之邀,到访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为逻辑学专业全体师生做了两次学术报告。
10月22日,Lorini教授做了题为“Concurrent Game Structures for Temporal STIT Logic”(时态STIT逻辑的并发博弈结构)的报告。
STIT是“sees to it that”的缩写,STIT 逻辑由Nuel Belnap, Michael Perloff和徐明等创立于20世纪中后期。这一逻辑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和高表达力,作为一种行动理论,除了能够刻画行动问题,还能用于道义逻辑等领域的研究。Lorini教授认为,尽管如此,STIT逻辑还是有两大问题:它的语义学对大多数模态逻辑研究者和博弈论研究者都是陌生的,特别是“瞬间”(moment)与“历史”(history)的概念和非必然离散的时间。此外,就计算方面而言,无论群体STIT是否时态化,都是不可判定的。为此,Lorini教授为STIT逻辑设计了一种基于并发博弈结构(CGS)的新语义,,这个语义与Belnap等人的BT+AC语义(即分支时间+主体+选择)是等价的。考虑受限制的选择和STIT语言的个体选择片段,它们的计算复杂度都是2EXPTIME-complete。最后,Lorini教授将STIT逻辑的CGS语义与解释系统语义做了比较,证明它们不是等价的。
在提问交流环节,师生们就公理化问题、时态化STIT逻辑的扩张、BT+AC语义等与Lorini教授进行了交流。Lorini教授细致的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10月23日,Lorini教授做了题为“Trust-based belief dynamics”(基于信任的信念动态学)的报告。
对社会认知现象的分析有三种层级:信念、偏好等属于微观层面;社会学习、社会影响等属于微观到宏观的纽带;社会范式、约定(convention)等属于宏观层面。Lorini教授指出,“基于信任的信念动态学”也就是研究社会中的主体是如何利用别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可靠性的评估来逐步形成意见的。这里同样有三个层级:基于信任的信念变化(trust-based belief change)、基于社会影响的意见扩散(opinion diffusion via social influence)、集体意见与集体信念(collective opinions and beliefs)。在介绍相关的社会学-哲学背景后,Lorini教授介绍了他的主要工作:针对分析的不同层级,为基于信任的信念动态学设计相应的形式模型。第一个形式模型是分次信念与信任的动态逻辑(DL-BT),在微观层面研究信任与信念变化间的相互影响;另一个形式模型关注命题意见扩散(POD),探究在微观到宏观的纽带以及宏观层面,意见扩散所表现出的特点。因时间有限,Lorini教授重点介绍了DL-BT的公理化问题。
报告结束后,部分师生就分次信念算子、DL-BT的邻域语义学、DL-BT的计算复杂度等与Lorini教授作了进一步交流。参加报告的师生都表示收获很大。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 陆宏琨 供稿 熊作军 供图 熊作军 审核)